多晒晒太阳,驱散你的糟糕情绪!
上了一天的课,小原放学后匆匆忙忙赶回家,完成作业已经是九点多了,洗漱一下躺在床上已经十点了,耳边是轻轻的助眠音乐,她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看今天的朋友圈,突然看到“放弃对所有的人期待,才最安稳”这句话的时候楞了一下,接着深深叹了口气。
小原想到自己上次和爸妈吵架,跟最好的朋友倾诉,以为朋友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己身边,朋友却告诉她,其实你也有问题。小原看着这句话,突然鼻头一酸,心头涌出了委屈感,她只是想要朋友安慰一下自己而已。学习压力这么大,自己明明已经努力,父母却只盯着成绩关心,原以为最好的朋友会关心自己,没想到得到的只有失望。
网络上有一句话:不要在深夜做任何重要的决定,也不要打开购物车。在深夜我们确实会更容易做出情绪化的决定,也会更容易悲伤和难过,好像我们的情绪总是会不受控的被无限放大,这是为什么呢?
1.阳光缺失导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阴天或者是下雨天同样也会更容易情绪化,这和夜晚容易emo的原因一样,都是由于阳光缺少所导致的。研究表示,血清素的生成速度和被强光照射的持续时间直接相关,而血清素,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低沉的情绪,给我们带来快乐,长期缺少血清素的人群,更容易抑郁。学生们每天天还没有亮就需要去学校,长时间久坐在教室,这就导致皮肤能够直接接触阳光的时间少之又少,血清素自然也不会分泌过多,从而导致更容易情绪低落。
2.生物本能。我们的情绪在一天之中是伴随着生物钟而波动的,白天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夜晚则用来休息,但是学生学校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业压力又大,学生需要在夜晚做作业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脑力活动,因此学生在躺在床上的时候,大脑已经处于疲惫状态,这时候的大脑的判断力出现下降,就更容易出现控制不住情绪的现象。
3.蓝光照射。在一项针对小白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三周连续每天使用蓝光照射两小时小白鼠,小白鼠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样行为,说明接受较多的蓝光照射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作为学生,白天课业繁忙,所以结束一天的学习之后,总想拿出手机来放松一下疲惫的心情,睡觉之前玩会儿手机已经成为许多人常态。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不断对个体产生蓝光照射,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4.深夜凸显了孤独。白天的时候,学生需要处理各种课业信息,紧张又忙碌,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就会切断这种和外界的联系,微信安静了,甚至连班级群里不会再有消息,明明周围有联系的人有那么多,但内心的委屈和难受无人倾诉,这种时候,他们就会深切的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但这种深夜emo是无意义的,一方面,它放大了个体的负面情绪感受,使人感到强烈的孤独感、无力感和悲伤感。另一方面,也使人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而这种决定往往会使人后悔。例如,由于情绪上头而发表了矫情中二的朋友圈动态,当事人第二天起床回过神后看到自己的动态而“尴尬得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又或是由于情绪高涨,间歇性踌躇满志,而对自己制定了不合理的成长目标,进而在购物平台下单了一堆学习辅助用具,但实际上并不适合自己,从而第二天感到后悔。
那么,我们该怎么减少这种无意义的深夜emo呢?
1.早睡。早睡带来的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调节他们的负面情绪。大脑的前额叶皮质负责调节情绪,而睡眠不足会降低前额叶皮质的活跃程度和调节能力,同时还会放大大脑对于负面情绪的感受,使人更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的负面情绪中去。
2.多晒太阳。学生们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去走廊上走走,多晒一会太阳,接受太阳的照射能够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如果每天能够保证足够的运动,那就能够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样就能够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3.看书(纸质书)。学生们在睡前的放松活动内容可以从玩手机变成看课外书,名著、经典小说、天文画册、地理图志、历史故事等等,不拘什么类型的,只要喜欢看就可以。看书能够培养孩子的长时间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纸质书能够减少学生睡前蓝光对他们的影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在睡前提供平和、稳定、放松的情绪状态,这样能够防止他们陷入到深夜emo当中去。
4.增加满足感。在生活中能让我们觉得幸福和快乐的,是那些微小的,却能给我们带来生活实感的事情。比如,终于理解了之前没弄明白的概念,总是做错的题能解出来了、每天都在坚持的锻炼、周记作文写得很满意等等。所以学生们想要深夜不陷入无意义的情绪消耗中,可以认真制定一项阶段性计划,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可以给予自己适当鼓励,通过完成任务来给自己增加满足感,从而抵抗深夜emo。
夜晚无意义的emo既消耗人的情绪能量,又容易使人做出第二天回想起来会尴尬得脚趾抓地或后悔的冲动决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开心、快乐!因此,从减少深夜的emo情绪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