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你的情绪还好吗?
一晃眼,距离疫情开始已经过去三年了。在被疫情贯穿的三年里,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比如非必要不离市、定期接受核酸检测、进入特定场合出示健康码等。由于疫情的反复,学校也不能按时复学,只能选择教学效果不那么理想的网上授课。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疫情,有人说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想发疯,现在就看谁先疯。
学生刚开始接到停课通知的时候,自然是感到欣喜无比,但当真的开始停课之后,他们并不会像他们自己想象中那么兴奋。最开始学生可能会觉得舒适、自由、放松,到后面逐渐开始觉得无聊与焦虑,再到后来觉得烦躁与抗拒,内心逐渐被“为什么还不开学!我想去学校!我想吃零食!我想有零花钱!我想和小伙伴出去玩”等想法填满。一开始的兴奋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烦躁、郁闷和焦虑。
当孩子的耐心耗尽,心情逐渐滑坡的时候,家长们却依旧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他们不仅需要在一边工作的同时,一边留意班级群里的各种群消息,唯恐错过各种关键信息,定时在班级群打卡,向班主任汇报孩子的体温、核酸检测结果以及健康码结果,同时还需要关注各种“阅读打卡群”“古诗词打卡群”等等兴趣群的群消息。面对这些七七八八的群消息,真的很难不想说一句“烦死了”。
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被封控在家且已经为人父母的班主任,简直是将debuff叠满。他们一边要准备线上授课、批改作业、整理班级学生核酸检测信息,一边还要操心自家的吞金神兽。面对参加不完的研修培训、开不完的视频会议、补不完的教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对班级学生成绩的担心,班主任的头发也日益稀疏。这样想想,大概可能被封控的班主任会先疯掉。
想发疯的当然还有被长期封控的大学生们。他们放假在家的时候,开学日期一推再推,在家待的时间久一点,立马进入“妈进我退,妈怒我跪”的状态。帮妈妈做家务却被嫌弃“帮倒忙”,不帮忙又被嫌弃“不贴心”,反复横跳左右为难。好不容易盼到开学,却开启教室、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为了给无聊的大学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他们纷纷加入短视频大军,不仅将十年前的《甄嬛传》盘包浆了,还照顾起了宿舍新成员。除了定时投喂之外,带着新成员们遛弯也是大学生们课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可谓是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大家当下的心理感受与情绪状态,像极了喜剧电影《疯狂外星人》里面的剧情,面对突发情况,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但当使出浑身解数,挣扎半天发现情况并没有好转的时候,难免会想原地摆烂,说一句“毁灭吧,我累了”。
疫情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很难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智。但面对疫情这个客观因素,有些人的心理状态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整日焦虑不安。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情绪是由我们看待事物的认知、评价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事件本身所决定的。那些不合理的认知、信念才是导致我们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和感受的“元凶”。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呢?
1、调整“视角”
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因此面对一个客观发生的事件,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跳出“当事人”的视角,既要看到它的负面效果,也要明确它的积极意义。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不便,我们的正常生活被迫暂停,但同时我们能够陪伴家人、独自思考的时间变多了。我们平时在忙着工作、学习,很少有大段的时间去与家人相处,也很少用大段的时间来自我梳理和总结。疫情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改变,不如就合理利用这些空闲出来的时间,关爱自己和家人,认真生活。
2、警惕是否“过度总结”
疫情的出现是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但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碰上疫情是因为自己不够幸运,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自己真是不幸”。这种内归因的方式会让他们陷入到无尽的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当中,最终导致怨天尤人。客观看待疫情的出现,拒绝将自己碰到疫情的原因与自我过度连接。我们要明确疫情的出现是不可控的,但是通过医护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以及我们的配合,是能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的。
3、疫情的重要性是否被“夸大”
面对疫情的出现,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我们的生活能够恢复,而有人也会将这种灾难扩大化,认为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将问题夸大会催化我们原有的一些负面情绪,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焦虑与痛苦之中。实际上,人生几十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或许我们不一定能从这些坎坷中学到什么,但这些坎坷都都只是暂时的,是人生路上的点缀而已。
疫情的反复,导致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在各种不确定的压力之下,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各种负面情绪与感受,是非常合理的。这些负面感受和情绪是我们心里的自我防御机制,它们并不会一直存在,而是会逐渐消退直至恢复到正常的的状态。因此,我们也不必对此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包容一下自己想要发疯的想法吧,积极的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给自己一个抱抱,坚持到现在已经很厉害了,偶尔的情绪失控并没有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