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的“依恋伤害”
很多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会明显感受到孩子对自己分享欲望降低甚至是不愿意和自己分享了。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父母由于生活琐事、工作等原因,在孩子向自己分享的时候,粗暴打断或者是敷衍,对孩子造成了依恋伤害所致,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向父母敞开心扉。
1.什么是依恋伤害?
依恋伤害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在需要支持的关键时刻,感知到被对方抛弃、背叛的感觉。简而言之就是: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
比如父母明明许下诺言,但却没有遵守诺言;或者是在孩子生病、痛苦的时候,没有得到支持和照顾;又或者是孩子在受到了校园欺凌时,父母没有给予关注和支持,而是为了避免麻烦,告诉孩子忍让。它甚至可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送人,私自翻看孩子日记并拿内容来取笑,忘记孩子生日等。
很多父母可能会比较疑惑,没有倾听孩子会造成依恋伤害,孩子生病没有照顾会造成依恋伤害,忘记孩子生日也会造成依恋伤害,那么这个伤害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在这些依恋伤害的例子中,‘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感受就是最大的真实。当孩子在本来期待得到高度支持的时候感觉到需求被漠视,当他在本应有高度安全感的时候体验到了被抛弃的感觉,依恋伤害就已经发生了。
2.依恋伤害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什么?
(1)导致孩子对亲子关系和父母的看法发生改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弱小,因此对父母是天然带有依恋的,他们会坚定地认为:在我受到伤害的时候,我的父母会保护我,在我感到难过悲伤的时候,我的父母会安慰我,任何在我需要的时候,父母都会坚定地站在我这边。而孩子一旦受到依恋伤害,会打破这个信念,甚至开始拒绝信任父母。
(2)怀疑自我
因为是受到了来自父母的伤害,所以孩子在最开始往往会向内寻找原因。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够好,父母对自己失望,所以才会在自己最需要父母安慰与承接情绪的时候被父母‘忽略’和‘抛弃’。
(3)造成心理创伤
父母对孩子造成的这种依恋伤害,会增加孩子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也会导致孩子孤独感上升。而且受到依恋伤害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往往也会更加敏感、过度防御或是形成讨好型人格。
3.如何修复依恋伤害
有时候父母可能是无心之失,但却会给孩子、亲子关系带来切切实实的伤害。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向孩子道歉,并用实际行动来向孩子证明自己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来修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在发生依恋伤害之后,让孩子知道自己对此感到很抱歉,并愿意做出补偿。通过道歉和补偿,让孩子明白自己在乎他的感受。同时倾听孩子的表达,不要否认、打断和敷衍,而是尝试去理解。
很多人认为,信任在伤害之后很难再次建立,的确是这样,但这并不代表着不能再次建立信任。同时,重建后的信任更加牢固、更加成熟。当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再次遇到类似的事件时,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