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资讯 NEWS

首页 广雅资讯 资讯详情

时间:2025-05-14 来源:心灵广雅

三分钟解锁高质量睡眠秘籍

众所周知,睡觉是人生大事。我们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我们睡醒时那三分之二时间的表现。但《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1.为什么需要睡觉?

睡觉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像是一个调节器。当睡眠质量良好时,我们往往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反之,长期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从生理机制来看,睡眠也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和整理的重要时期。在睡觉的过程中,大脑会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如果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大脑的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例如,缺乏睡眠会使大脑中的杏仁核变得更加活跃,而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则会减弱,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出现情绪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等问题。

 

2.为什么会睡不着?

首先,从身体上来说,如果在睡觉前大量进食,导致我们的肠胃负担加重,身体的不适感也会干扰睡眠。另外,如果在睡前喝茶、咖啡、功能性饮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会刺激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

其次,从心理上来看,如果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竞争,比如业绩是否达标、考试成绩、作业负担、升学压力等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考试前夕,很多学生因担心考不好而焦虑,大脑始终处于紧张的思考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放松,进而出现失眠问题。另外如果出现与同学发生争吵、被老师批评,或者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关系紧张、亲子沟通不畅等情绪波动,也会导致出现失眠。

此外,我们的睡眠情况还会受到环境因素和电子设备的影响。比如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灯光较亮的时候,我们的睡眠也会受到干扰。如果在睡前一小时内沉迷于刷短视频、玩游戏、聊天等,大脑会持续受到刺激,处于兴奋状态,也会难以从这种兴奋中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3.怎样保证睡眠质量?

1)午休很重要但不要超过30分钟。

相关研究显示,不午休,我们的位置意识、语言流畅性和记忆力会显著低于午休过的人,而长时间不午休,我们的认知能力会出现明显下降。但是午休时间如果超过30分钟,也会破坏我们正常的昼夜规律,影响我们大脑的认知功能。所以建议大家每天午休,同时将时长保证在30分钟之内。

2)适度运动。

睡觉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伸展动作,如猫牛式、下犬式、山姿等,帮助放松身体肌肉,缓解压力。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与睡觉时间应间隔半小时以上,以免身体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

(3)睡前一小时注意饮食,不要玩电子设备。

睡前一小时是睡眠准备的黄金时段。避免过量进食,以免肠胃负担过重影响入睡;同时忌饮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防止中枢神经兴奋。提前关闭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刺激。不妨尝试冥想或阅读,来帮助我们促进睡眠。

 

4.奇怪但好用的入睡小技巧

1)叹气

叹气的时候,我们会明显感受到自己肺里的气体被清空。实际上我们在叹气的时候,可能无形中做到了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我们可以靠长长的呼气时间排空肺部气体,有效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我们的心率和血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睡。

2翻白眼

睡眠过程中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就是伴随着眼球快速转动的。在睡不着的时候,翻白眼就是模仿这一阶段,能触发我们大脑识别“准备入睡”的信号。相关实验也表明,当我们保持安静放松状态,双眼水平凝视前方,接着眼球向上下左右各移动36次,每天1组,每周5天,连续一个月之后,睡眠质量会有显著提升。

3假装睡觉

研究表明,当我们闭着眼但没有睡着时大脑会发出α波和θ波,我们睡着后大脑也会发出这两种脑电波。所以我们以为自己闭上眼但没有睡觉,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已经偷偷处于睡眠阶段了。但是,这有个先决条件,就是我们需要直面自己睡不着的事实,心态安详平和地闭目养神,这样才能达到休息的目的,如果闭眼躺在床上,但是内心却焦躁无比,比如担心即将到来的考试,担心今天失眠影响第二天上课等,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又因为失眠加重焦虑感受,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最后,祝大家天天都能睡个好觉。